生命是一场漫长的旅程
很多人都会经历从健步如飞
到起身一黑
一黑一亮之间或许不要紧
但若随之而来的“嘎嘣脆”
或许才是最恼火的存在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来拒绝“嘎嘣脆的行为”
根据最新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的患病率达到了19.2%,估计骨质疏松症的患病人数约9千万,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为36%,其中男性为23%,女性为49%。轻症者无明显症状,但随着骨量继续流失,人们会感到乏力、腰背疼痛甚至全身骨痛,此时若遭受外力或跌倒就容易发生骨折,对于还没有到50岁的人群,切忌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因为我们的骨骼从30多岁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保护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一、钙的作用
(一)构成骨骼和牙齿: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对维持骨骼的硬度和强度至关重要。
(二)维持神经肌肉功能:有助于神经信号的传导和肌肉的正常收缩。
(三)参与凝血过程:在血液凝固中发挥一定作用。
(四)调节细胞功能:对细胞的通透性、多种酶的活性等有影响。
二、钙的获取途径
(一)从食物中摄取充足的钙质:要注意均衡膳食,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绿色蔬菜、虾皮、沙丁鱼、芝麻、坚果等,这样有利于增加钙的摄入量,少吃富含草酸的食物,避免钙的流失;适量吃醋,促进钙的吸收。同时还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海鱼、动物内脏、蛋黄等。
(二)增加日照时间: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至关重要,骨质疏松患者应尽可能增加日照时间,促进身体合成维生素D。此外,适当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适量运动:运动有助于增强骨骼密度和强度,减少骨折的风险。骨质疏松患者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的运动项目,如散步、瑜伽、太极等,但也要避免过度负重和高冲击力的运动。
(四)正确使用钙剂:如果从饮食中摄取的钙不能满足自身需求时,就需要从钙剂中获取额外的钙。选择钙剂要遵循三大金标准:含钙量高、钙源安全、易于吸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碳酸钙剂最便宜,效果与昂贵的钙剂没有显著差别,因此不必花冤枉钱去买所谓的“高 ”级钙剂”。营养学家建议,少量多次补钙比一次大剂量补钙效果更好,一般情况下一次服钙剂不宜超过500毫克,服用时间除了晚上睡觉前,其他时间段在餐后1小时服用吸收较好。此外,如正在服用四环素、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类药物,因钙剂会与它们发生作用,应遵医嘱服用。
(五)减少对骨质的影响:要控制影响骨质形成的食品或药物的摄入,戒除不良生活习惯。高盐膳食不但容易引起高血压,还会导致钙的流失,应当控制盐的摄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盐量不应超过6克。含铝的制酸药、可的松、苯妥英钠、肝素和咖啡因等都会影响骨质的形成,喝茶和碳酸饮料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加以控制。此外,吸烟可导致骨量丢失,饮酒会减少钙的摄入、增加尿钙排泄,因此应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戒酒。
三、不同人群钙的需求
四、补钙误区
误区一:喝骨头汤能补钙
其实,骨头汤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脂肪,这并不利于补钙和骨折术后恢复。而且,很多骨头汤经过长时间熬制后,骨头中的嘌呤成分大量溶解于汤中,对于尿酸高或痛风的患者来说也极不友好。所以,骨头汤虽然好喝,但并没有补钙奇效。
误区二:晒太阳越久越好
晒太阳可以促进人体皮肤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起到增加钙摄入、抵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但并不是晒太阳的时间越长越好,暴露在阳光下的部位越多越好。专家建议,每天头面部和双手暴露在日光下30-60分钟,就足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
误区三:单纯依赖钙剂,忽视食补
食物中的钙更容易吸收,且还有其他营养成分,不能完全依赖钙剂。
误区四:补钙越多越好
过量补钙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比如可能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尤其是肾结石;还可能影响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平衡,导致其他营养元素的缺乏或异常。
误区五:不考虑钙的吸收,只关注钙的摄入量,而忽视了维生素D等促进钙吸收的因素。
误区六:血钙正常就不缺钙
血钙水平只是反映了血液中钙的含量,但不能完全代表身体整体的钙营养状况。人体具有自我调节机制,当血钙水平降低时,会从骨骼中释放出钙来维持血钙的稳定,所以即使血钙正常,也可能存在骨骼缺钙的情况。
总之,不仅要重视补钙,也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充足的钙摄入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状态十分关键!
注:以上内容仅为科普,不能代替专业医嘱,如出现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医。
参考文献
[1] 陆燕. 如何才能高效补钙? [J]. 中医健康养生, 2024, 10 (04): 43.
[2] 鲁进. 老年人如何科学补钙 [J]. 家庭医学, 2023, (04): 16-17.
[3] 补钙壮骨要避免五大误区 [J]. 中国总会计师, 2022, (11): 187.
[4] 朱静华,丛林. 浅谈补钙 [J]. 田径, 2022, (07): 84+48.
[5] 王劲. 补钙对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J].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4.
供稿|肿瘤血液内科 曾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