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冬,肺炎支原体“火”出了圈,一时间成为大街小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感染界“新晋明星”。只要一发热大家就想到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也觉得冤枉啊!是的,除了支原体外,还有其他很多细菌和病毒感染都会引起发热,比如,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流感病毒吧!
一.流感病毒是啥?
流感病毒是一种球形或丝状的病毒,感染后可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个型别,其中的甲型最常见,乙型次之。
二.流感是怎样传播的?
流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说话等产生的飞沫经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其他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每年冬季气温下降,流感进入冬春流行季,可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可发生聚集性疫情。
三.流感感染后有啥症状?
感染后表现为急性发病,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患者常有全身症状,如畏寒、畏寒、头痛、全身肌肉或关节酸痛、倦怠、食欲不振等;呼吸道症状如咽痛、咳嗽、鼻塞、流鼻涕等。此外,流感还会累及胃肠道,出现腹痛、腹胀、呕吐、腹泻等症状。
四.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流感?
流感病毒易感人群包括婴幼儿、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力功能低下者等。
五.怎么样可以预防流感?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降低流感相关重症的有效手段!
对于以下高风险人群优先接种:
1.医务工作者:如临床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养老机构、托幼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3.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4.其他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看护人员及孕妇。
除了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外,日常做到以下几点也很重要。(1)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2)勤洗手: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后都要用流动的清水洗手;(3)室内多开窗通风:室内空气不流通容易滋生细菌、病毒,多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起来;(4)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健康生活方式,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5)减少人群聚集: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
六.流感该如何治疗?
目前流感用药主要包括两大类: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药物(如退烧药等)。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就是大家熟知的奥司他韦,但是,请记得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哦!
科普作者
金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主管检验技师 王绍娟
参考文献
[1]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
[2]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 (17)
[3]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 国卫办医函〔2020〕893号
适用人群:普遍适用。
注:本文仅为科普内容,不能代替专业医嘱。